<cite id="b1mb3"><span id="b1mb3"></span></cite> <cite id="b1mb3"><span id="b1mb3"></span></cite><cite id="b1mb3"></cite>

        1. <tt id="b1mb3"></tt>

        2. <font id="b1mb3"></font>

    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>資訊 >

          特斯拉全球降價打響價格戰,2023年更多車企加入戰局?

          2023-01-17 06:50:03    來源:第一財經客戶端

          2023年伊始,特斯拉打響價格戰,短短兩周已在全球十多個國家宣布降價,最高降幅逾20%。

          面對特斯拉的激進舉措,其他車企會否跟風效仿?


          (資料圖)

          特斯拉全球大幅降價

          在美國,特斯拉下調多款車型售價,其中,高性能版Model 3降價14%至53990美元,Model Y長續航版降幅近20%,價格為52990美元。據新能源車行業獨立研究機構TroyTeslike的數據,降價后,上述車型有資格享受《通脹削減法案》中提到的7500美元電動汽車稅收減免,若計入這部分補貼,兩款車型的降價幅度高達26%和31%。去年,特斯拉在美國市場已經兩度降價。

          在歐洲,特斯拉下調了奧地利、法國、德國、意大利、荷蘭、挪威、瑞士、英國等市場的Model 3和Model Y價格。以德國市場為例,外媒報道稱,不同配置的上述車型,降價幅度在1%~17%不等。數據顯示,去年12月,特斯拉擊敗大眾汽車,Model 3成為德國最暢銷電動汽車,Model Y為第二受歡迎車型。降價后的Model 3與大眾入門級電動汽車ID.3價格相當。

          此前一周,特斯拉中國對國產Model 3后驅版、高性能版,Model Y后驅版、長續航版和高性能版五款車型進行降價,據外媒計算,最新售價較四個月前下跌13%~24%,價格創歷史新低。同日,特斯拉在日本、韓國、澳大利亞也作出了降價舉措。

          思瑞投資科技行業分析師范博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,“2023年,美國市場需求乏力,歐洲市場補貼逐漸退坡,亞洲市場滲透率逐漸達峰,同比基數高企之下,今年行業恐怕無法復刻2022年的增速。展望2023~2025年,全球電動車銷售年復合增長率有回調至22%的下行風險?!?/p>

          范博軒進一步解釋稱,行業增速放緩已在特斯拉訂單量上有所反映,加之其主流車型上市已久、迭代有限,故特斯拉選擇了降價?!皵祿@示,該公司全球訂單積壓正持續收縮,一定程度上反映其需求增量不及產能增量的現實,特斯拉降價的出發點是希望阻止訂單增量下滑過快?!彼硎?,降價后,訂單有望實現環比增長,但訂單增速會在降價帶來的脈沖刺激后顯著放緩。

          以盈利換取份額

          多位特斯拉多頭分析師近期發表報告,稱全球新能源車行業競爭加劇,特斯拉的最新舉措恐將對其利潤率造成沖擊。

          基金公司Loup董事合伙人明斯特(Gene Munster)表示,“特斯拉利潤率將遭沉重打擊,全球降價的綜合影響將令其今年盈利減少25%,特斯拉利潤率不可持續的觀點具可信度?!辈贿^他也表示,此舉也是消費者和特斯拉的雙贏,有助特斯拉提升市場占有率。

          在13日發表的報告中,券商韋德布什(Wedbush)董事總經理艾夫斯(Dan Ives)表示,特斯拉正采取激進行動,以應對需求持續減弱?!按伺e將打擊利潤率,降價初期,華爾街看法負面,不過我們認為,這是在正確的時間做出的正確決策,看好馬斯克及其公司的降價策略?!?/p>

          艾夫斯表示,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大幅擴大生產規模,使得利潤管理具有靈活性,能夠消化降價措施,而稅收減免的生效將成新的利好?!拔覀冾A期,全球降價或刺激特斯拉2023年的全球需求/交付量增加12%~15%。特斯拉向歐洲車企以及包括通用、福特在內的美國巨頭發出明確警告,在這場價格戰中,特斯拉不會心慈手軟?!?/p>

          2023年更多車企加入戰局?

          那么,全球其他車企會否爭相效仿,壓低售價?

        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券商策略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,“降價對特斯拉可行,能夠犧牲盈利換取市場份額,但并非所有車企都可毫無顧忌大打價格戰。成本太高的車企打不起,一打就會虧損?!?/p>

          他表示,電動車行業的盈虧平衡線大約在年交付量30萬輛,即年交付量超出30萬輛,企業才會開始盈利。他以特斯拉為例,該車企于2019年交付汽車36.8萬,次年首次實現凈利潤7.2億美元,此后至今保持盈利,是目前為數不多盈利的電動車企?!胺从^中國‘造車新勢力’,距離盈虧平衡線還有很遠的距離,不具備打價格戰的條件?!?/p>

          2022年,“蔚小理”全年總交付量分別為12.2萬輛、12.1萬輛以及13.3萬輛。

          范博軒也認為“新勢力”不會跟風降價?!皣a特斯拉Model 3后驅版目前售價已低于小鵬P7價格,產品調性不再與豪車定位匹配。國產新能源車企出于毛利率和品牌定位等因素考慮,不一定會盲目跟隨。打鐵還需自身硬,‘新勢力’面臨的核心問題還是現有產品的打磨、品牌形象和消費者服務,降價并不能解決這些問題?!狈恫┸幷f。

          至于歐美等海外車企,他同樣預期不會對特斯拉降價有劇烈反應?!耙环矫?,海外電動車企的產品與特斯拉有較大差異,Model 3和Model Y的定位不會影響到前者的潛在客戶群。另一方面,對于奔馳、寶馬和奧迪這樣的傳統車企來說,如何在產品定位上達到市場認可,而不是被視為‘油改電’才是目前的最大挑戰?!?/p>

          關鍵詞: 特斯拉全球降價打響價格戰,2023年更多車企加入戰局

  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  快三高手